| 
					
						|  |  
    					|  |  
    					| 钢管混凝土K形节点应力集中系数计算方法 |  
						| 陈康明1,2 黄汉辉1 吴庆雄1,3 郑樵风1 |  
					| 1.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福建福州 350116; 2. 福州大学工程结构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 350116;
 3. 福州大学福建省土木工程多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 350116
 |  
						|  |  
    					| Calculation method of stress concentration factor for CFST K-joint |  
						| Chen Kangming1,2 Huang Hanhui1 Wu Qingxiong1,3 Zheng Qiaofeng1 |  
						| 1. 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Fuzhou University, Fuzhou 350116, China; 2. Fujian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n MultiDisasters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in Civil Engineering, Fuzhou University, Fuzhou 350116, China;
 3. Fujian Key Laboratory of Engineering Structures, Fuzhou University, Fuzhou 350116, China
 |  
					
						| 
								
									| 
											
                        					 
												
													
													    |  |  
													    | 摘要 以钢管混凝土K形(CFST-K)节点为研究对象,进行了7个CFST-K形节点和1个钢管K形(ST-K)节点足尺模型试验和实体有限元分析;分析了现有CFST-K形节点应力集中系数的适用性;基于管内混凝土约束作用对CFST-K形节点变形形态的影响,提出了CFSTK形节点应力集中系数的缓解系数,并采用理论分析方法推导得到考虑管内混凝土约束作用的CFST-K形节点应力集中系数计算方法。结果表明:CFST-K形节点的最大应力集中系数均出现在受拉支管与主管相贯焊缝靠近主管侧冠点位置;CFST-K形节点应力集中系数与壁厚比呈正相关关系,而径厚比与管径比对CFST-K形节点应力集中系数影响较小;CFST-K形和ST-K形节点最大应力集中系数分别为3.98和6.08,管内混凝土能使CFST-K形节点应力集中系数下降约34.5%。现有CFST-K形和ST-K形节点应力集中系数计算方法未能充分考虑管内混凝土约束作用对CFST-K形节点应力集中系数的影响,且未考虑几何参数之间的耦合关系,采用其进行CFST-K形节点应力集中系数计算时精度较低;所提出的考虑管内混凝土约束作用的CFST-K形节点应力集中系数计算方法可将计算误差由现有计算方法的58.0%降低至19.6%。 |  |  
															| 关键词 :
																																																																钢管混凝土K形节点, 
																																																																	 应力集中系数, 
																																																																	 缓解系数, 
																																																																	 理论推导, 
																																																																	 计算方法 |  
															|  |  
													
														
															| 
																																																																																																										
																					| [1] | 曾滨 徐曼 许庆. 预应力筋/索非线性疲劳-松弛应力理论模型与计算方法[J]. 土木工程学报, 2022, 55(9): 1-8. |  
																					| [2] | 吴庆雄 郑樵风 陈康明 中村聖三 吴志添. 阵列式布设内栓钉的钢管混凝土K型节点足尺模型疲劳性能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22, 55(2): 31-49, 72. |  
																					| [3] | 范重 李媛媛 朱丹 刘学林 武仁民 韩华. 分块盖板屈曲约束钢板剪力墙受力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21, 54(6): 1-13. |  
																					| [4] | 彭飞 方志. 钢筋UHPC梁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J]. 土木工程学报, 2021, 54(3): 86-97. |  
																					| [5] | 邱明红 邵旭东 胡伟业 赵旭东 王衍. 钢筋UHPC受弯构件裂缝宽度计算方法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20, 53(10): 89-98, 119. |  
																					| [6] | 潘勤学 郑健龙 . 考虑拉压模量不同的沥青路面力学计算方法与分析[J]. 土木工程学报, 2020, 53(1): 110-117. |  
																					| [7] | 门燕青 李  虎 周建国 肖明清 龚彦峰 廖少明. 考虑盾构隧道纵向应力松弛的环缝渗漏水计算分析[J]. 土木工程学报, 2019, 52(S1): 99-105. |  
																					| [8] | 彭卫兵 朱志翔 陈光军 朱鸿焕. 梁桥倾覆机理、破坏模式与计算方法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19, 52(12): 104-113. |  
																					| [9] | 尹越  郑力  韩庆华  雷鹏. 平面内弯矩下Y型主方支圆钢管节点热点应力集中系数[J]. 土木工程学报, 2018, 51(7): 1-10. |  
																					| [10] | 崔光耀  左奎现  朱长安  张国强. 隧道纤维混凝土二衬承载机理及受力计算方法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18, 51(10): 122-128. |  
																					| [11] | 程睿  陈阳  崔佳  黄宗明  姚纪. 支管在轴向荷载作用下Q460C高强钢T型圆管节点疲劳性能试验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17, 50(4): 57-63. |  
																					| [12] | 王潇宇   Cristoforo Demartino   徐金俊   肖岩 . 侧向冲击作用下钢管混凝土柱动力响应  试验研究及计算方法[J]. 土木工程学报, 2017, 50(12): 28-36. |  
																					| [13] | 沈锐利   王路   王昌将   王晓阳   张松涵. 悬索桥主缆与索鞍间侧向力分布模式的模型试验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17, 50(10): 75-81. |  
																					| [14] | 袁周致远,吉伯海,杨沐野,傅中秋,田圆.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顶板竖向加劲肋焊接接头疲劳性能试验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16, 49(2): 69-76. |  
																					| [15] | 白国良  秦朝刚  张玉  刘超  韩玉岩. 再生混凝土梁长期受荷时随变形计算方法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16, 49(12): 1-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