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饱和红黏土受压过程中的电阻率特性及其模型试验研究  
  					  										
						徐兴倩1  彭光灿1  赵熹1  王海军1  屈新2  
					 
															
					1. 云南农业大学,云南昆明 650201;   
										
						 
   										
    					A theoretical model and measurements of resistivity of unsaturated laterite under compression  
  					  					  					
						Xu Xingqian1  Peng Guangcan1  Zhao Xi1  Wang Haijun1  Qu Xin2  
					 
															
						1. 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201, China;    
									
				
				
					
						
							
								
									
										
											
                        					 
												
													
													    
													    	
									 
								 
								
																										
													    
													    		                            						                            																	    摘要  文章从现有的三相介质导电模型出发,假定非饱和黏性土存在四种电流导电路径,理论推导得出非饱和黏性土的三维电阻率模型。基于改进的土体固结压缩电阻率测试装置,探讨了红黏土受压过程中的饱和度、孔隙率及电阻率特性的变化规律,结合红黏土的电阻率测试结果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构建未受压、受压情况下的非饱和红黏土三维电阻率模型。结果表明:在连续分级荷载作用下,红黏土电阻率及其结构特性参数(结构因子F、形状因子f以及各向异性系数A)随着荷载的逐渐增大呈现出减小趋势,当荷载较大时电阻率变化不明显;在红黏土压缩过程中,伴随着孔隙率的减小,饱和度逐渐增大,且电阻率随着饱和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采用三元相图分析了非饱和红黏土三维受压导电模型的可靠性,该模型能较好的揭示荷载作用下红黏土电阻率的演化过程。可为以红黏土为建筑材料的碾压工程压实度评价提供理论模型,有利于拓展高密度电阻率法在碾压工程质量检测、监测及其评价方面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  :
																																																																红黏土 , 
																																																																	 电阻率 , 
																																																																	 三相介质理论 , 
																																																																	 荷载 , 
																																																																	 模型  
																																  
															 
																																																								
														
															
															    															        
															    															    															 
														 
														 																											    																											
													
												 
												
												
												
													
														
															
																
																																																																																																										
																					[1] 
																					邵龙潭 吴雪晴 田筱剑 郭晓霞 陈之祥. 基于图像测量三轴试验的土的本构模型构建方法  
																				 
																																																																																																																																																
																					[2] 
																					邓敏维 陈天翼 廖镇华 牟太平 张嘎. 砂砾石加高软基路堤变形特性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3] 
																					戴国豪 孔纲强 卢春林 阮国余 刘民易. 新近施工邻桩水化热消散过程相互影响现场试验  
																				 
																																																																																																																																																
																					[4] 
																					张继文 穆青翼 孟龙龙 周超 廖红建 曹杰. 一种黄土湿陷性原位评价技术  
																				 
																																																																																																																																																
																					[5] 
																					朱则铭 蒋熠诚 周建 徐朝阳 甘淇匀. 软土电渗中的浓差极化机理与应用试验研究  
																				 
																																																																																																																																																
																					[6] 
																					张博珊 王辉 陈熹. 一种考虑固相浓度作用的改进泥浆流变模型  
																				 
																																																																																																																																																
																					[7] 
																					龙卫国 李秋稷 刘宜丰 鲁纹帆 欧加加. 不同端柱截面的小截面木框架剪力墙抗侧性能试验与剪切刚度理论计算方法研究  
																				 
																																																																																																																																																
																					[8] 
																					韦旺 邵长江 黄辉 李贞新 韩国庆 庄卫林 . 钢筋混凝土墩塑性铰区抗剪强度模型  
																				 
																																																																																																																																																
																					[9] 
																					姚仰平 陈凯. 砂土的密度相关状态参量的划分及分析  
																				 
																																																																																																																																																
																					[10] 
																					江文豪 李江山 黄啸 程鑫. 考虑热扩散情况下有机污染物在复合衬垫中一维瞬态运移的解析模型  
																				 
																																																																																																																																																
																					[11] 
																					曾超峰 孙海昱 薛秀丽 宋伟炜 雷勇 陈秋南. 多含水层体系基坑抽水诱发邻近建筑桩基受力变形特性  
																				 
																																																																																																																																																
																					[12] 
																					马险峰 曹明洋. 上海软黏土深基坑在机开挖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13] 
																					吴桢灏 庄亮东 黄远. 金属阻尼器新型恢复力模型的开发和应用  
																				 
																																																																																																																																																
																					[14] 
																					谢启芳 张毅 闫竹玲 张利朋 吴亚杰. 木质摩擦转动节点连接胶合木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  
																				 
																																																																																																																																																
																					[15] 
																					胡梦涵 韩强 贾振雷 杜修力 焦驰宇 龙佩恒. 基于高性能材料接缝的预制拼装桥面板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