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Q960超高强钢材轴向-扭转同步加载低周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  
						| 邱晨1 邢佶慧1 杨娜1 杜坤2 |  
					| 1.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 100044 2.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81
 |  
						|  |  
    					|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low cycle fatigue performance of Q960 ultra-high-strength steel under axial-torsional loads |  
						| Qiu Chen1 Xing Jihui1 Yang Na1 Du Kun2 |  
						| 1.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4, China 2. China Academy of Railuay Sciences Co., Ltd.,Beijing 100081, China
 |  
					
						| 
								
									| 
											
                        					
												
												
												
													
														
															| 
																																																																																																										
																					| [1] | 苏三庆 李俊廷 王威 刘馨为 左付亮 邓瑞泽. 钢桥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研究及可靠度更新分析[J]. 土木工程学报, 2024, 57(7): 1-9, 70. |  
																					| [2] | 崔凯 徐礼华 池寅 李力剑 李雪峰. 钢-聚丙烯混杂纤维混凝土单轴受压疲劳寿命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23, 56(9): 26-38. |  
																					| [3] | 陈桥 姜健 蔡文玉 杨卫明 陈伟 叶继红. 火灾全过程下10.9级高强螺栓断裂性能试验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23, 56(7): 55-68. |  
																					| [4] | 吴庆雄 郑樵风 陈康明 中村聖三 吴志添. 阵列式布设内栓钉的钢管混凝土K型节点足尺模型疲劳性能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22, 55(2): 31-49, 72. |  
																					| [5] | 李安邦 徐善华 吴成 聂彪. 外贴CFRP板加固锈蚀钢板疲劳性能试验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21, 54(7): 62-72. |  
																					| [6] | 高立平 骆建军 王磊. 基底脱空条件下仰拱振动特性及寿命预测分析[J]. 土木工程学报, 2020, 53(S1): 348-354. |  
																					| [7] | 施  刚  高  阳   王  珣   张  勇. 低屈服点钢低周疲劳性能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19, 52(1): 20-26,52. |  
																					| [8] | 寇佳亮  赵坤龙  张浩博. 高延性纤维混凝土拉压疲劳性能试验研究#br#[J]. 土木工程学报, 2018, 51(9): 17-25. |  
																					| [9] | 兰成明  杨海涛  白娜妮  刘彩平. 腐蚀预应力钢绞线疲劳寿命概率模型[J]. 土木工程学报, 2018, 51(10): 68-77. |  
																					| [10] | 栾利强.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疲劳裂缝扩展与寿命预估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17, 50(9): 118-128. |  
																					| [11] | 兰成明  徐阳  任登路  李娜  刘志强. 平行钢丝斜拉索疲劳性能评定I:钢丝疲劳寿命模型[J]. 土木工程学报, 2017, 50(6): 62-70. |  
																					| [12] | 程睿  陈阳  崔佳  黄宗明  姚纪. 支管在轴向荷载作用下Q460C高强钢T型圆管节点疲劳性能试验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17, 50(4): 57-6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