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高温作用后砂岩-混凝土黏结界面拉伸力学特性研究 |  
						| 苏海健 聂银江 蔚立元 封雨捷 刘嘉伟 |  
					| 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徐州 221116 |  
						|  |  
    					| Study on tensil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andstone-concrete bonding interface after high-temperature treatment |  
						| Su Haijian Nie Yinjiang Yu Liyuan Feng Yujie Liu Jiawei |  
						| 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Geomechanics & Deep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Xuzhou 221116, China |  
					
						| 
								
									| 
											
                        					 
												
													
													    |  |  
													    | 摘要 热灾害频发对地下工程的安全性提出了挑战,尤其围岩-衬砌黏结界面作为地应力传递的“纽带”,对支护结构的稳定至关重要。文章对不同界面粗糙度的砂岩-混凝土组合圆盘开展25~800℃高温处理后的劈裂试验,结合单一材料性能、界面黏结机理和组合圆盘的破裂演化过程,分析了粗糙程度、温度效应对界面拉伸强度和劈裂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组成围岩-衬砌结构的混凝土和砂岩的物理力学性能均随温度的升高出现一定程度的劣化,且前者受热损伤程度远大于后者。高温作用下,热裂隙并不局限于界面过渡区,而是主要汇集在砂岩和混凝土结构内部;同时,组合体的拉伸强度基本介于两种材料强度之间,说明岩-混凝土黏结界面未必是组合结构的薄弱面。存在以JRC=5.86的阈值粗糙度,砂岩-混凝土组合试样的拉伸强度以此为界先降低而后增强,这种强度变化趋势在25~400℃温度范围内相当显著(降幅介于49.11%~59.31%,增幅达56.13%~69.79%),而600℃和800℃加热后强度变化基本趋于平缓(降低24.09%~28.85%,无明显回升)。破裂演化过程表明,随着加热温度的提高,组合试样的劈裂模式由端部压剪破坏向中部拉伸破坏过渡;增大界面粗糙度使得界面从端部单点起裂向多点复合断裂转变。 |  |  
															| 关键词 :
																																																																黏结界面, 
																																																																	 粗糙度, 
																																																																	 高温效应, 
																																																																	 拉伸强度, 
																																																																	 破坏模式 |  
															|  |  
													
														
															| 
																																																																																																										
																					| [1] | 叶华文 王正源 周渝 叶杨帆 刘德军 占玉林. 接触压力下CFRP板-钢界面摩擦系数试验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23, 56(6): 100-107. |  
																					| [2] | 王静峰 华正茂 沈奇罕 马贤峰. 椭圆钢管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与分析[J]. 土木工程学报, 2023, 56(6): 38-51, 62. |  
																					| [3] | 喻君 陈祖鹏 张涛 汪基伟 吴俊峰. 检修闸门门槽受剪承载力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23, 56(5): 134-148. |  
																					| [4] | 黄谢平 孔祥振 陈祖煜 方秦. 近水面、库中、库底水下爆炸荷载作用下混凝土重力坝的破坏模式对比[J]. 土木工程学报, 2023, 56(3): 116-128. |  
																					| [5] | 惠存 王阳光 李永刚 张勇波 海然. 钢管地聚物混凝土柱轴向重复受压性能试验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22, 55(S1): 56-64. |  
																					| [6] | 甘磊 金洪杰 沈振中. 混凝土表面粗糙度数字图像表征方法及应用[J]. 土木工程学报, 2022, 55(8): 67-76. |  
																					| [7] | 熊传祥 张满 陈誉. h形支挡结构的试验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22, 55(7): 108-120. |  
																					| [8] | 甘磊 马洪影 沈振中. 混凝土粗糙面形貌特征参数与节理粗糙度系数关系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22, 55(7): 57-65. |  
																					| [9] | 王旭 王明年 严涛 于丽. 海底隧道腐蚀环境下射流风机升压力衰减机理及计算方法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22, 55(6): 121-128. |  
																					| [10] | 杜修力 汪振 赵密 钟紫蓝 王鸿儒 盛谦. 穿越走滑断层的山岭隧道抗错断铰接设计试验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22, 55(5): 97-106. |  
																					| [11] | 张德华 郭腾 崔隽. 岩层设承力盘的嵌岩桩抗拔静载试验及计算方法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21, 54(8): 120-128. |  
																					| [12] | 王勇 姜亚强 张亚军 李凌志 吴加超 王功臣. 混凝土连续板火灾后力学性能试验及理论分析[J]. 土木工程学报, 2021, 54(3): 41-57. |  
																					| [13] | 牛豪爽 翁效林 余航飞 胡继波. 渗流作用下粉砂地层中盾构隧道#br#
开挖面失稳模式离心试验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20, 53(S1): 99-104, 118. |  
																					| [14] | 张志杰 冯若强 刘峰成.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铝合金玻璃采光顶节点试验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20, 53(8): 38-44, 128. |  
																					| [15] | 柳献 张雨蒙 王如路. 地铁盾构隧道衬砌结构变形及破坏探讨[J]. 土木工程学报, 2020, 53(5): 118-12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