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多因素影响下预崩解炭质泥岩动回弹特性研究 |
付宏渊 杨琪毅 曾铃 高乾丰 文伟 陈璐 |
长沙理工大学,湖南长沙 410114 |
|
Dynamic resilient characteristics of disintegrated carbonaceous mudston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multiple factors |
Fu Hongyuan Yang Qiyi Zeng Ling Gao Qianfeng Wen Wei Chen Lu |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Changsha 410114, China |
|
摘要 为探究多因素影响下预崩解炭质泥岩的动回弹特性,通过动三轴试验研究偏应力、最小体应力、含水率、压实度和干湿循环次数对动态回弹模量的影响,并建立考虑上述因素影响的动回弹模量预测模型。研究表明:动回弹模量与最小体应力、压实度呈正相关关系,与偏应力、含水率呈负相关关系;在同一围压下,动回弹模量随偏应力增加而降低,降幅区间为14.1%~30.7%;含水率为6%时对应的动回弹模量最大;在围压和偏应力相同时,含水率从6%递增至10%,动回弹模量降幅区间为18.6%~35.5%;压实度从93%递增至96%时,动回弹模量增幅区间为4.47%~20.64%。采用干湿循环损伤因子表征干湿循环次数对动回弹模量的影响,发现损伤因子随干湿循环次数N增加可分为3个阶段,即快速增长阶段(N=0~1)、缓慢增长阶段(N=1~6)和增长稳定阶段(N=6~9)。各因素按显著性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压实度、干湿循环、含水率、偏应力、最小体应力。建立的综合考虑约束效应、剪切效应、压实度、含水率和干湿循环的预测模型具有较高地准确性和适用性,可有效评估和预测湿热地区炭质泥岩路堤的动回弹模量。
|
|
关键词 :
道路工程,
预崩解炭质泥岩,
干湿循环,
动回弹模量,
预测模型
|
|
[1] |
郭子赫 姜璐莎 王昆 蒲诃夫 董晓强 王辉 邱金伟 杜延军 赵强. 干湿循环作用下聚合物改性膨润土渗透特性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23, 56(S1): 55-63. |
[2] |
胡梦涵 韩强 贾振雷 杜修力 焦驰宇 龙佩恒. 基于高性能材料接缝的预制拼装桥面板力学性能[J]. 土木工程学报, 2023, 56(7): 69-81, 91. |
[3] |
王家全 祝梦柯 林志南 梁宁. 细粒含量对饱和砾性土静动力学特性的影响[J]. 土木工程学报, 2023, 56(5): 112-121. |
[4] |
战友 邓强胜 罗志伟 刘成 张傲南 邱延峻. 基于GBDT的沥青路面抗滑性能感知模型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23, 56(2): 121-132. |
[5] |
王超 宫官雨 陈乙方. 考虑气候变化影响的沥青路面长期服役耐久性评估[J]. 土木工程学报, 2023, 56(2): 110-120. |
[6] |
白国良 刘瀚卿 王建文 朱可凡 代沐容. 基于骨料特性差异的煤矸石混凝土干燥收缩模型[J]. 土木工程学报, 2023, 56(11): 27-42. |
[7] |
马宪永 董泽蛟 全蔚闻. 车辆移动荷载下黏弹性沥青路面的弹性等效方法[J]. 土木工程学报, 2022, 55(8): 118-128. |
[8] |
巩齐齐 明文静 . 崩解性砂岩改良膨胀土的裂隙发育规律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22, 55(2): 73-81. |
[9] |
李丹枫 杨广庆 刘伟超. PFWD模量控制的路基承载力动力学指标评价方法[J]. 土木工程学报, 2021, 54(6): 117-128. |
[10] |
甘磊 吴健 沈振中 冯先伟. 硫酸盐和干湿循环作用下玄武岩纤维混凝土劣化规律[J]. 土木工程学报, 2021, 54(11): 37-46. |
[11] |
潘勤学 郑健龙 . 考虑拉压模量不同的沥青路面力学计算方法与分析[J]. 土木工程学报, 2020, 53(1): 110-117. |
[12] |
蒋德松 赵明华 胡可馨 张 锐 赵 衡. 多溶洞地层中路基承载力有限元极限分析[J]. 土木工程学报, 2019, 52(6): 119-128. |
[13] |
权 磊 田 波 牛开民 李思李. 高海拔多年冻土地区宽幅沥青路面-路基体系#br#
热效应实测分析[J]. 土木工程学报, 2019, 52(3): 111-119. |
[14] |
高及阳1,2 曾梦澜1 孙志林3. 改性纳米SiO2对再生沥青胶结料性能的影响[J]. 土木工程学报, 2019, 52(3): 120-. |
[15] |
郝明辉 张郁山. 基于DEM数据的地形效应经验预测模型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19, 52(2): 86-96.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