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学报  2024, Vol. 57 Issue (3): 81-92    
  桥梁工程 本期目录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
基于模态驱动分析方法的桥梁颤振模态影响机理
朱进波 杨詠昕 徐浩骏 张晋杰 葛耀君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2
Mechanism of bridge flutter modes with modality-driven analysis method
Zhu Jinbo Yang Yongxin Xu Haojun Zhang Jinjie Ge Yaojun
State Key Laboratory for Disaster Reduction in Civil Engineering,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
全文: PDF (1954 KB)   HTML (1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通过定量描述各阶模态及其分布特性在颤振演化过程中的影响,研究了多阶模态耦合导致的桥梁颤振三维效应。首先,根据系统模态中固有模态间的激励反馈机制推导出能够反应各阶模态参与贡献的系统阻尼和刚度解析解,建立了适用于三维颤振机理分析的模态驱动分析方法。其次,对桥梁整体系统阻尼沿着跨向进行泰勒展开,建立了跨向节段与气动性能间的定量关系,使得该方法能够量化各阶模态跨向分布特性的影响。然后,以主跨径为500~1500m的悬索桥为例,系统地研究了模态的参与及其分布特性对颤振性能的影响。最后,通过比对二维和三维分析结果,揭示了三维效应的影响及其产生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基础竖弯和扭转振型不可能完全相似,三维两模态结果必然大于二维分析结果;随着风速提升二阶正对称竖弯模态先提供负向阻尼后提供正向阻尼,其对颤振性能的影响取决于自身频率与系统颤振频率的比值;约70%的梁段贡献了绝大多数的气动阻尼。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我的书架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朱进波 杨詠昕 徐浩骏 张晋杰 葛耀君
关键词 三维颤振 悬索桥 模态耦合 三维效应 跨向分布特性    
    
引用本文:   
朱进波 杨詠昕 徐浩骏 张晋杰 葛耀君. 基于模态驱动分析方法的桥梁颤振模态影响机理[J]. 土木工程学报, 2024, 57(3): 81-92.
Zhu Jinbo Yang Yongxin Xu Haojun Zhang Jinjie Ge Yaojun. Mechanism of bridge flutter modes with modality-driven analysis method. 土木工程学报, 2024, 57(3): 81-92.
链接本文:  
http://manu36.magtech.com.cn/Jwk_tmgcxb/CN/     或     http://manu36.magtech.com.cn/Jwk_tmgcxb/CN/Y2024/V57/I3/81
主办: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地址:北京三里河路9号建设部内

《土木工程学报》杂志社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京ICP备05023187号
地址:北京三里河路9号建设部内 邮政编码:100835 电话/传真:010-57811488  E-mail:tumuxuebao@ccej.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