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型黏弹性自复位耗能支撑力学特性及减震性能研究 |
付兴1 郭代恩瑞1 王德斌2 王英豪2, 3 冷迅2 |
1. 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大连 116023
2. 大连交通大学,辽宁大连 116028
3. 水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山东济南 250000 |
|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eismic control performance of a new type of rotation-amplified viscoelastic self-centering energy-dissipation brace |
Fu Xing1 Guo Daienrui1 Wang Debin2 Wang Yinghao2,3 Leng Xun2 |
1.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116023, China
2.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Dalian 116028, China
3. Shuifa Planning & Design Co., Ltd., Jinan 250000, China |
[1] |
朱丽华 刘通 董尧荣 罗金武 李子杰. 变摩擦自复位耗能支撑恢复力模型与试验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25, 58(3): 1-11. |
[2] |
李扬 赵斌 强国平 熊学玉 吕西林. 六层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25, 58(1): 1-11. |
[3] |
钱辉 祝运运 张羊羊 李宗翱 赵军. 功能自恢复预制装配式梁柱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23, 56(1): 57-65. |
[4] |
谢行思 徐龙河 敬祺轲. 考虑主余震效应的自复位支撑RC框架结构设计方法[J]. 土木工程学报, 2022, 55(S1): 32-38. |
[5] |
项平 涂世文 宋冠卿. 旗帜形滞回模型等效阻尼比数值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22, 55(S1): 139-144. |
[6] |
魏玮 吴浩 周颖. 双摇摆界面自复位墙高层结构三维建模及其抗震性能分析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22, 55(S1): 182-189. |
[7] |
李征 陈飞 何敏娟 何桂荣. 自复位钢木混合剪力墙:抗侧力性能试验研究与自复位机理参数分析[J]. 土木工程学报, 2021, 54(8): 14-23. |
[8] |
邱灿星 杜修力. 自复位结构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J]. 土木工程学报, 2021, 54(11): 11-26. |
[9] |
鲁亮 叶雨立 夏婉秋 黄子恒. 体外预应力自复位钢筋混凝土框架#br#
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20, 53(S2): 68-73, 108. |
[10] |
刘良坤 谭平 潘兆东 张尚荣. 新型连体结构控制体系的减震性能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20, 53(S2): 204-210. |
[11] |
刘云帅 韩建平. 自复位单向摩擦阻尼器梁桥数值#br#
模拟及混合试验[J]. 土木工程学报, 2020, 53(S2): 294-300. |
[12] |
钱辉 裴金召 李宗翱 康莉萍. 基于SMA/ECC的新型自复位框架节#br#
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20, 53(11): 64-73, 80. |
[13] |
钱辉 康莉萍 郭院成 李宗翱 Shamim A Sheikh. 基于SMA和ECC复合材料的功能自恢复剪力墙#br# 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20, 53(10): 51-61, 71. |
[14] |
周颖 顾安琪 鲁懿虬 宋戈 Richard Henry Geoffrey Rodgers. 大型装配式自复位剪力墙结构振动台试验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20, 53(10): 62-71. |
[15] |
董金芝 李向民 张富文 蒋利学 蒋璐 许清风. 基于SMA装置的框架-受控摇摆墙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19, 52(4): 41-51. |
|
|
|
|